1、什么是型式試驗?
型式試驗指的是在設計完成后,對試制出來的新產品進行的定型試驗。是為了驗證產品能否滿足技術規范的全部要求所進行的試驗。它是新產品鑒定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。只有通過型式試驗,該產品才能正式投入生產,然而,對產品認證來說,一般不對再設計的新產品進行認證。為了達到認證目的而進行的型式試驗,是對一個或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利用試驗手段進行合格性評定。型式試驗的依據是產品標準。試驗所需樣品的數量由檢驗機構確定,試驗樣品從制造廠的最終產品中隨機抽取。試驗在被認可的獨立檢驗機構進行,對個別特殊的檢驗項目,如果檢驗機構缺少所需的檢驗設備,可在獨立檢驗機構或
認證機構的監督下使用制造廠的檢驗設備進行。
2、什么樣的情況下才需要做型式試驗?
a)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檢驗;
b)正式生產后,如結構、材料、工藝有較大的改變,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;
c)正式生產時,定期或積累一定產量后,應周期性進行一次檢驗;
d)產品長期停產后,恢復生產時;
e)出廠檢驗結果與上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;
f)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